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分类:节日手抄报 / 安全手抄报 / 手抄报素材 / 学科手抄报 / 生活手抄报 / 环保手抄报 / 主题手抄报 / 手抄报模板 / 简笔画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城市文化

城市文化


流行于汉中的民俗文化锣鼓草的城市文化


2022-08-28 22:30:40 城市文化


  锣鼓草并不是一种植物,而是汉中山区流行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化形式,山区人民在田间薅草时,一至三人在人群后,边敲锣鼓,边唱督工歌,随机编随情唱。本期汉中文化就为你介绍锣鼓草是怎么消除了劳做的疲乏、劳累、寂寞之感。

 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舞蹈,锣鼓草在各地内容风格不一,有的只有歌师押仪二人,阵容变换机动灵活,程序内容侧重礼仪。右的则是歌师押仪三人,阵容庞大,演唱前,脱产的歌师立于阵后,手擎大锣,待薅草的人依地形排开后,歌师就着节拍敲上一通。唱词有正本,有即兴创作,正本曲调则有《麻雀闹林》、《野鸡扑》和《牛搔痒》。过去打锣鼓草,要请端公安神,第一支歌叫《立五门》,即:“东方甲乙木,南方丙丁火,西方壬癸水,北方庚辛金,中央戊已土”。唱罢才人正题。这种锣鼓草,一般在农忙季节才打,特别是耕地多的农户,在薅草、采茶、插秧、养蚕等农活就非打不可。

  事前,主家要到邻近农户家中打招呼,也有不请自到的。来人都是好劳力,虽不付工钱,但招待得特别好,除酒肉烟茶之外,还要给歌手预备白糖水,午饭则为固定的风味小吃——甜浆子,农忙季节,锣鼓班子就成了固定组织。班子一般2~3人,一位歌手,一位打锣,一位挎鼓。除专业歌手外,其他愿唱的都可以接唱。歌词内容除历史故事而外,大都是根据当时情景现编的,这样既能指挥赛口,又能督促劳动,鼓舞士气。

  锣鼓草的演唱形式不拘一格,有领唱、齐唱、独唱、对唱,无论何种唱法,多是“旧瓶装新酒”。这些被当地誉为“歌把式”的歌手,都是见多识广,才思敏捷之人,出口的词句大都清新活泼,琅琅上口,情绪热烈,妙趣横生,常常牵得满坡歌声满坡笑,劳累疲乏霎时消。

  打锣鼓草,主要图快,有的人怕跟不上,就拖着薅锄——路跟着大家跑。总之,锣鼓草是伴随劳动产生、流传的。

  您可能也喜欢:
  汉中四大小吃之一,菜豆腐
  汉中面皮,不得不说的特色小吃
  什么是道教,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
 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,你知道吗?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流行于汉中的民俗文化锣鼓草的城市文化,您还可以浏览 节日手抄报 / 安全手抄报 / 手抄报素材 / 学科手抄报 / 生活手抄报 / 环保手抄报 / 主题手抄报 / 手抄报模板 / 简笔画 /
手抄报     蜀ICP备2022020292号-3    www.lkun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