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分类:节日手抄报 / 安全手抄报 / 手抄报素材 / 学科手抄报 / 生活手抄报 / 环保手抄报 / 主题手抄报 / 手抄报模板 / 简笔画 /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历史典故

历史典故


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鹤龄镇的历史沿革的历史典故


2022-08-28 22:28:20 历史典故


鹤龄镇清代及以前

今鹤龄镇境域古时为白水县、剑阁县、普安县和剑州辖地。

清朝同治十一年(1872年)置隆礼保,为剑州13保之一,治火烧寺(今鹤龄镇)。

宣统二年(1910年),办理地方自治,剑州自治行政区划调整,设1城、2镇、4乡,分辖13保,隆礼保属礼合乡(治木马寺,今木马镇)管辖。

鹤龄镇民国时期

中华民国三年(1914年),隆礼保改为隆礼团,废除礼合乡,隆礼团属剑阁县(治普安,今普安镇)管辖。

民国十九年(1930年),隆礼团改分为隆礼上区、隆礼下区(治土主庙,今公兴镇)。

1935年4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设赤化县,废区、保,县苏维埃下设区、乡、村三级苏维埃政权,设赤化区、赤化乡。
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秋,国民党剑阁县政府将16个区整理合并为6个区署,隆礼上区与泰和区、广安区合并为第五区(治今江口镇)。

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设鹤龄乡。

民国35年10月,剑阁县重新调整政区,全县划为3个指导区,1镇,25乡,369保,3613甲,鹤龄乡属第三区。

鹤龄镇新中国时期
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1950年复设鹤龄乡。

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,政区序列为剑阁县第七区公署。

1953年在此设第七区公署,鹤龄乡属之。

1955年原府君乡并入鹤龄乡。

1958年鹤龄乡改制为鹤龄人民公社。

1966年11月17日,经原四川省人民委员会、原绵阳专区行政公署批准,以地的区公所和52个人民公社改为具有“革命意义”的新称,鹤龄区、鹤龄人民公社改称赤卫区、赤卫人民公社,

1967年恢复。

1981年地普查时,鹤龄区太平人公社改为羊岭人公社,水磨人公社改为锦屏人公社。

1984年,基层政权改制,实行政社分设,鹤龄区各人公社恢复乡建制,鹤龄人

社恢复为鹤龄乡。

1985年10月,撤销鹤龄乡,改为鹤龄镇。

1989年,鹤龄区全区面积259.4平方公里,辖鹤龄镇和杨村乡、樵店乡、锦屏乡、鸯溪乡、羊岭乡1镇5乡,共47村,331组。

1995年,原鸯溪乡并入鹤龄镇。

2006年6月,剑阁县撤销11个督导办公室建制,“鹤龄区”式撤销,鹤龄镇及杨村镇、岭镇、樵店乡、锦屏乡不再受鹤龄“县辖区”领导,均改由剑阁县直辖。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鹤龄镇的历史沿革的历史典故,您还可以浏览 节日手抄报 / 安全手抄报 / 手抄报素材 / 学科手抄报 / 生活手抄报 / 环保手抄报 / 主题手抄报 / 手抄报模板 / 简笔画 /
手抄报     蜀ICP备2022020292号-3    www.lkun.cn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